
你知道吗?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售出 100 万个塑料瓶,每年约4000 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向大海倾倒一卡车垃圾。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环境危机!
于是世界各国制定了一系列“越狱计划”:以各种各样的政策助力废塑料从海洋与垃圾填埋场“越狱”逆袭成新的“城市矿产”。而这份越狱计划却在实施时,遇到了许多难题。
一、回收之困:塑料垃圾的 “越狱” 难题
> 身份之谜:6000 万吨废塑料中,包含 PET、PE、PP 等 10 余种材质,大小尺寸不一,不同品类熔点、密度差异巨大,分拣难度大,如同 “拆盲盒”。
> 低值陷阱:包装薄膜、塑料袋等 “低值塑料” 占比超 40%,回收成本高、利润低,常常未经处理直接填埋或直接焚烧,损失大部分价值。
二、塑料回收的三大 “越狱”路径
塑料回收如何从“填埋场垃圾”越狱逆袭成“城市矿产”?世界上的主流有三条路径:机械回收是 “重塑形态”,化学回收是 “返老还童”,能量回收是 “燃烧发电”。三者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塑料的 “全生命周期管理”。
1、物理回收
【原理】破碎→清洗→熔融等再造工艺,将塑料重新加工为颗粒或塑料制品。
【特点】
✅ 技术成熟,成本低(占全球回收量 90%);
❌ 仅限单一材质(如 PET 瓶、PE 膜),每循环降级一次(如矿泉水瓶→衣服纤维→地毯),降级之后,塑料回收价值变低。
【案例】1 吨废塑料瓶可产 900 公斤再生纤维,相当于节省 6.2 桶石油。
2、化学回收
【原理】破碎+分选后,通过热解、水解等化学反应,将塑料提纯为单体纤维原料。
【特点】
✅ 处理混合塑料、低值塑料(如农用薄膜、造纸固废等);
❌ 高能耗,成本是机械回收的 3 倍。
【案例】让塑料进行原级循环利用,让塑料附加值更高。
3、能量回收
【原理】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制备成RDF替代燃料,应用于水泥窑炉、发电锅炉中,进行供热或发电,其热值达到5000-6000大卡。
【特点】
✅ 减容率 90%,适合无法回收的塑料(如生活废塑料、工业废塑料等等);
❌ 释放 CO₂,处置端需配套脱硫脱硝设备,来减少碳排放。
【案例】日本焚烧塑料发电量占全国总量 3%,但需支付环保税。
三、塑料回收“越狱”计划的关键——破碎预处理
塑料回收的核心目标是如何将低价值废弃塑料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再生产品。从上述的三种主流塑料回收路径中,你会发现都需要经过一个预处理工序——破碎,它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后续工艺的效果与成败。
破碎的作用:将大块、形状不规则的废塑料(如薄膜、管材、包装瓶等)加工成均匀颗粒,便于后续的清洗、分离和熔融再造。
破碎的难点:不同塑料(如 PET、PE、PP 等)的硬度、韧性差异大,且常夹杂金属、砂石等杂质,传统设备易卡顿、效率低;传统高速粉碎机的过度破碎,造成了原料的巨量损耗,并造成排放污染。
工业级别的单轴破碎机正在打破塑料回收传统设备“破碎预处理”的困境。☟☟☟
四、单轴破碎机:塑料破碎的“越狱”通行证
斯瑞德单轴破碎机凭借其中速破碎(低损耗、低能耗、低噪音)、强剪切(大产能、适用各种复杂的废塑料)的特性,成为解决上述破碎难题的超级 “利器”。
1、智能压料与间隙剪切
> 内置圆弧压料装置,增强切削效率,提升产能;
> 动刀与定刀采用特种合金钢材,经特殊热处理后硬度更高,可轻松破碎高强度工程塑料(如 ABS、PC),单吨刀具损耗成本更低。
2、精准粒度控制
> 破碎尺寸可定制(20-100mm),出料尺寸均匀,满足化学回收、物理回收、能量回收等全路径工艺需求;
> 筛网可拆卸快速更换设计,适应多样化物料处理场景。
3、高效节能与稳定运行
> 中转速减少能耗,搭配智能控制系统与CE级别安全保护系统,让设备现场运行更智能;
> 斯瑞德单轴破碎机应用项目400 +,具备多种破碎运行程序设计,应对不同的塑料废料,一键启动,产量可达2-30吨/小时的同时,满足了不同项目实际工况的运营需求。
4、部分应用场景
> 薄膜 / 吨袋/ 塑料瓶:破碎后物料体积密度提升 3-5 倍,降低运输成本,且满足后续化学回收工艺的需求;
> 大型管材 / 胶头料破碎:无需切割,直接破碎大口径 PE 管材以及硬度高的胶头料,破碎后颗粒可直接应用后续工艺;
> 混合废塑料垃圾资源化:将其制备成几十毫米大小的RDF替代燃料,将混合废塑料垃圾转化为优质RDF替代燃料,用于水泥窑与发电锅炉,替代化石燃料等,减少碳排放。
塑料回收再生的未来,始于破碎的第一步。选择高效、可靠的预处理设备,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保障。斯瑞德大型单轴破碎机不仅是塑料回收的 “先锋设备”,更是推动循环经济的关键纽带。通过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它正助力我国从 “塑料大国” 向 “绿色制造强国” 转型。